一、就业结构及情况分析
(一)入职地域分布
北京46人、天津2人、河北2人、西部地区7人、其他44人
(二)就业单位性质
升本9人、出国0人、国有企业1人、机关0人、私营企业35人、事业单位26人、三资企业21人、医疗卫生单位9人、中初教育单位0人;
(三)就业行业分布
假肢矫形康复86人、英语教育1人、物流1人、电子科技1人、其他3人
(四)工作职位类别
办事人员0、公务员0、教学人员0、业务人员21、专业技术人员50、服务业人员6、生产操作人员12、文化体育人员、其他12
二、自主创业
(一) 创业教育及创业园建设
对于在校生,假肢矫形康复系依托36课时的《大学生职业规划》、《就业指导》课程和学院创业孵化园等优秀平台,积极开展创业教育。同时以两门课程为基础,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学院的“创业大赛”等活动,培养创业意识。针对同学们实际的创业问题,给予积极的指导和帮助。其中3支团队参加学院创业大赛,均获得优秀奖,培养了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。
(二)大学生创业项目运营情况
团队主营业务、人数、启动时间、财务运营状况
序号
|
主营业务
|
人数
|
启动时间
|
财务运营情况
|
1
|
代取快递
|
1
|
2015年3月
|
无运营成本,月收入500-800元
|
2
|
微商-化妆品
|
1
|
2014年9月
|
无运营成本,售后结算货款,收入不详
|
(三)毕业三年内的实体创业项目
2013届两名毕业学生开设广告服务类公司,主要业务有:广告设计、广告服务、企业宣传策划和会议会务服务等,开业以来经营状况良好,营业额不俗。2014届一名内蒙古籍毕业生将自家临街店铺改造为宾馆,内部装修和营销策划均自行筹划,经营状况良好。2015届一名毕业生回生源地四川开设一家麻辣烫小店,利用祖传秘方和周到的服务,生意红火!
三、就业质量分析
(一)收入分析
序号
|
专业名称
|
最低收入
|
最高收入
|
平均收入
|
备注
|
1
|
假肢矫形器设计与制造
|
1500.00
|
4000.00
|
2688.00
|
|
2
|
康复辅助器具应用与服务
|
1200.00
|
4000.00
|
2850.00
|
|
(二)就业现状满意度情况
序号
|
专业名称
|
人数
|
很满意
|
满意
|
一般
|
不满意
|
很不满意
|
1
|
假肢矫形器设计与制造
|
64
|
33
|
13
|
12
|
4
|
2
|
2
|
康复辅助器具应用与服务
|
37
|
18
|
11
|
4
|
2
|
2
|
|
合计
|
101
|
51
|
24
|
16
|
6
|
4
|
四、招聘时间分布与阶段特征
假肢矫形康复系招聘时间主要集中在每年的11-12月份和次年的4-6月份,其他月份有零星单位发布招聘信息。11-12月份的招聘单位主要是企业为主,4-6月份主要的是事业单位为主,部分单位事业编制考试主要集中在6月份。
五、招聘用人单位性质结构
专业名称
|
党政机关
|
国有企业
|
民营企业
|
外资企业
|
事业单位
|
其他
|
假肢矫形器设计与制造
|
0
|
0
|
13
|
1
|
20
|
2
|
康复辅助器具应用与服务
|
0
|
0
|
11
|
1
|
4
|
3
|
合计
|
0
|
0
|
24
|
2
|
24
|
5
|
六、各系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特色
针对应届毕业生,假肢矫形康复系推行全员就业政策,每位教师安排5-8名学生,开展全程的就业指导工作。将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与实习工作安排相结合,有针对性的开展人均6学时的“就业政策解读”、“就业手续办理”和“就业心理疏导”等讲座,通过QQ、微信和电话等通讯手段,积极解答学生们面临的就业问题和开展就业心理疏导等工作。
七、对口就业率
2015届毕业生共101人,其中专升本9人,就业92人。假肢矫形器专业就业58人,对口就业56人,对口率为96.6%。康复辅助器具应用与服务专业就业34人,对口就业30人,对口率为88.2%。
总的就业对口率为:93.5%,